岔路幼儿园2024-2025-2大一班3月育儿知识
发布时间:2025/2/28 12:27:21 作者:倪蕾 浏览量:108次
父母一定不要骂孩子
“我都跟你说了这么多次了,你怎么还是不听呢?”
许多家长都有过这样的体验,情绪一激动,就忍不住对孩子进行一顿严厉的责备。但责备过后,看到孩子那委屈的表情,心里又充满了懊悔,觉得自己太冲动了。相关研究表明,孩子在某些特定的时间段,确实更容易受到负面情绪的影响。如果这时我们再去责备他们,不仅达不到教育的效果,反而可能会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伤害。
以下这四个时间段,家长一定要避免责备孩子,即使再想责备,也要努力克制自己。
1.吃饭时
用餐是孩子满足生理需求的重要时刻,同时也是与家人建立情感联系的机会。如果在用餐时频繁受到批评,孩子可能会对“用餐”这件事产生负面情绪,甚至长期影响饮食习惯。因为每次用餐都伴随着责骂,孩子的大脑可能会将“用餐”与“不被爱”联系在一起。一到饭点,孩子就可能感到紧张、压抑,这可能导致消化系统功能紊乱,还可能形成挑食或厌食的不良习惯。
如果我们想与孩子交流,可以选择一个轻松的时间段,而不是在餐桌上充当“考官”,让孩子在用餐时感到战战兢兢。即使孩子有些挑食,我们也可以采取更温和的方式:“妈妈知道你更喜欢吃那道菜,但每一道菜都有营养,这道菜你就尝试吃三口吧,好吗?”一家人用餐时,不仅是为了满足身体需求,更是情感互动的重要时刻。因此,在这个时刻,我们最好不要批评孩子。
2.刚经历挫败时
孩子刚刚遭遇挫败,情绪状态不佳。可能是受到了同伴的欺负,或是受到了老师的批评,也可能是考试成绩不理想,亦或是想做的事情一直未能如愿。在这些情境下,孩子的情绪往往会陷入低谷。如果我们此时再对孩子进行责骂,那么孩子未来可能只会记得我们对他的严厉,而非关爱。这是因为,在情绪低落时,大脑中的杏仁核会变得异常活跃,对负面的批评和责骂尤为敏感。孩子本就感到难过,再加上责骂,这种经历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,甚至时常在脑海中浮现。我们都有过类似的体验,当情绪低落时,心情本就不好,若此时再受到刺激,真的可能会记恨很久。因此,当我们发现孩子情绪低落,比如耷拉着脸,或者表现出明显的不开心时,即使我们再生气,也不要“雪上加霜”。
此时,我们应该遵循“先处理心情,再解决事情”的原则。可以先帮助孩子表达情绪:“妈妈看到你皱着眉,表情严肃,是不是遇到了什么不开心的事情?”接着,再与孩子一起探讨问题。我们可以轻轻地拍拍孩子的肩膀,或者给予一个拥抱,告诉他:“妈妈知道你很难过,来,告诉妈妈,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,好吗?”这样的支持和理解,会让孩子感受到被包容和接纳。等孩子情绪稳定后,往往就能更理性地看待问题,并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法了。
3.生病或身体不舒服时
《发展心理学》明确指出,孩子在身体虚弱的状态下,对外界环境的敏感度会显著增强。特别是身体上的不适感,会进一步放大其心理上的脆弱性。当孩子生病时,如果我们因心急而指责他:“早就告诉你多穿点,就是不听,非要冻着自己,现在感冒了吧,舒服了吧?”
相信我,日后他回忆起这段生病的经历,绝不会记得你为他泡了多少次药、量了多少次体温、有多少个夜晚因担忧而难以入眠。他脑海中浮现的,只会是你对他的责备和难听的话语。
这是因为,当身体处于不适状态时,免疫系统和情绪调节系统都处于压力之下。此时,外界的任何微小压力都可能引发体内更大的压力反应。
如果我们想表达关心,可以试着询问孩子:“哪里不舒服呢?”然后,引导他思考应对策略:“那下次再遇到这种情况,我们应该怎么办呢?”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孩子思考,而不是直接说教,这样更能激发孩子做出改变的意愿。
4.睡前及醒后
如果孩子在临睡前受到责骂,其“交感神经系统”会异常活跃,导致心跳加速、大脑皮层兴奋度提升,甚至促使体内分泌更多的应激激素,这些因素共同作用,将直接引发孩子的失眠问题。更深层次的是,若孩子带着未消解的情绪入睡,这将对其睡眠期间的大脑发育产生不良影响。
具体表现为,孩子可能会出现注意力和记忆力减退的情况,学习效率也会随之下滑。而清晨,本应是孩子满怀期待地迎接新一天的美好时刻。但如果在早晨就遭受责骂,他可能会因此一整天都沉浸在负面情绪中,进而影响到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。
基于上述原因,以上提到的这四个时间段,我们都应避免对孩子进行打骂。因为这样的行为除了能让我们短暂地发泄情绪外,并无其他益处,更无法真正解决问题。在孩子最为脆弱的时候,他们更需要的是我们的关怀与支持,而非责备与打骂。
那么,除了这些时间段,你认为还有哪些时刻我们也应该避免对孩子进行责骂呢?或许,在深入思考这个问题时,我们会发现,其实有很多时刻,我们都应该选择用更加温和、理性的方式去与孩子沟通,去引导他们成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