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师文章

当前位置┃网站首页 > 家园共建>教师文章> 文章

岔路幼儿园2024-2025-2大一班5月育儿知识

发布时间:2025/4/30 12:28:15 作者:倪蕾 浏览量:68次

掌握亲子沟通的4个技巧,助力孩子成长

很多父母都会有这样的困惑:我为孩子操碎了心,为什么孩子越大和我的话越少,原来那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就像变了一个人,少言寡语,不再和父母交流,而且还动不动就埋怨父母。其实说到底,是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亲子沟通出了问题。

孩子的想法VS父母的想法

随着孩子的长大,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思维,希望自己的事能自己做主。不再是小时候那个乖巧听话,总是喊着要父母的小孩子。

孩子的想法:

父母总是不关心我内心的想法,根本不明白我到底在想什么,需要什么。

父母总是喜欢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我,让我顺着他们规划好的路线走下去。

父母和我聊天,不管聊什么总是能在三五句话内转到学习上,和我聊天的话题永远只有学习、只有成绩。

父母总是把我当小孩,不管我说什么都觉得我是异想天开、信口雌黄,从来不相信我。

父母总是有讲不完的大道理,不停的说教,他们独断专权,很多时候不征求我的意见,也从来不听我的解释,让我真的很烦。

家长的想法:

我不要孩子干活,再苦再累都自己扛着,给孩子提供尽可能好的条件,让孩子全心全意搞学习,可孩子把我当仇人一样,觉得我管得太多。

我管孩子吃、管孩子穿,把孩子照顾得十分周到,孩子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。

看到了吧,孩子的想法和父母的想法有时候真的不一样,孩子渴望父母的理解和放手,父母希望孩子按自己的要求,听话顺从。

如何才能让彼此更了解自己的想法,亲子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。可是,很多父母都在用着错误的沟通方式,导致双方总是说不到一块去,时间长了,孩子也就越来越不愿意向父母袒露自己的心声。

其实,亲子沟通也是有技巧的,只有掌握了技巧,沟通起来才能顺利无阻,孩子才能愿意和我们沟通。

父母需要掌握亲子沟通的4个技巧

一、80/20对话黄金法则

父母和孩子的沟通一般可以分为“试图理解孩子情绪的对话”,和“传递价值的对话”。前者是关注孩子的情绪,站在孩子的立场上看问题。而后者是父母从自己的角度出发,把自己的想法传达给孩子,以达到教育的目的。

二、做孩子忠实的听众

心理学家认为,父母让孩子通过语言把所有的感情都表达出来,不管是正向的还是不好的,都是对孩子很好的保护。不管是大人,还是孩子,只要感觉到对方真诚地想要了解自己的生活,并认真地倾听自己的想法是才能听得进对方的话,所以父母如果想要在教育孩子的时候,更有说服力,首先要确定自己,是不是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,而想要真的了解孩子的内心和思想就要认真地倾听孩子的话,确定自己没有误解孩子的想法。

三、低声比大嗓门更有用

现实中,我们经常能看见躺在地上打滚哭闹的孩子,和歇斯底里大吼的母亲。即便引来无数人的围观,孩子依然我行我素的哭闹。父母的吼叫似乎不管用。心理学中有一个“低声效应”,其实就是有理不在声高。越是批评、呵斥的话语,就越应该用低于平常的声音来说,也就是说温柔而有力量。

四、别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

孩子是一个单独的个体,他们有自己的喜好、个性、需求和情感表达方式。作为父母要时刻设深处地的为孩子着想,理解孩子的感受,尊重孩子喜好、想法、习惯,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向父母敞开心扉,畅所欲言。

亲子间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,是实施家庭教育的主要途径。它受家长的教育水平、个性、孩子的特点和家庭的文化、沟通的场景等因素影响。父母也要与时俱进,多进行学习,掌握沟通技巧,避免和孩子发生情绪冲突

 

 


版权所有©江宁区岔路幼儿园 地址:南京市江宁区宏运大道1902号10幢 电话:025-52102316 | 025-52102171管理登录

备案号: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